时间:2020-10-14 16:08:36
其实,在申请出国读书的路上,有很多选择;这篇笔记,主要是针对我的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读联合培养博士的经历以写的,希望能对小红薯们有所启发。
【背景交代】国内985本科,硕士,博士生在读
【申请时间】我是在国内读博士期间,通过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奖学金出国交换的。
【奖学金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每年都会资助国内的一大批硕博,到海外高校交换或者取得博士学位。这个项目往年资助人数近年有稳定趋势,但审查比之前有变严格。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容易通过的,尤其是那些已经与外校或者外导建立合作的项目。而像我一样,既无高校合作,又没有教授之间已建立关系的情况,就只能靠自己了。但和我一样的人也不在少数,大家只要认真准备,也一样可以顺利出国交换。原则就是三个一流:一流的学校,一流的导师,一流的学生。
【一流的学校】首先,你申请的高校最好是世界排名靠前的,这样通过的几率更高。排名主要参考的是QS每年的综合排名。所以英系高校的排名普遍偏高(比如NUS的排名竟然世界11,就很有利于申请)。
【一流的外导】就是你申请的导师最好比较牛。教授比副教授通过的几率就高;助理教授的话,基金委就会质疑你在国外是否能真的学到东西。
【一流的学生】就是你要证明自己足够优秀。主要是:成绩、论文和英语。其他的获得国际或者全国范围内的奖也是加分项。
【如何申请】
英语
虽然基金委可以接受语言证明,PETS等考试成绩,但相信我,有雅思、托福成绩比前者更有说服力。我前面有一篇笔记讲到如何2个月复习时间雅思考试达到7分,大家可以参考下。
2. 查找申请学校
这一步我当时用了蛮多功夫的,因为我对各个高校的情况基本是一头雾水。后来我被已经申请来南洋理工大学NTU读博士的闺蜜推荐了一个App,叫指南者留学。感觉还蛮好用的,我可以在上面查到各个学校对应专业的情况。我才知道新加坡国立大学把经济学、金融工程学、金融学分的那么细,都不在一个学院的。比如金融经济学在经济学院,但经济学在人文社科学院,金融工程在商学院。我自己是偏金融工程的,要是之前没了解好,去了经济学院,那真的是要哭死了。
3. 套瓷
确定好要去的学院和专业,就可以在对应的教师主页或者你平时读的文献中,找到和你想做的研究方向比较一致的老师。有针对性的与老师沟通,是一种很有效的套瓷方法。具体大家可以去小木虫上查阅,有一些模版供参考。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