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6-08 05:00:07
一、引言党和国家为了实现“两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十分重视大学和学科的发展,继“211项目”、“985项目”,还提出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简称“双一流”)的目标好的。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础,因此对专业学科属性进行分析,对理清学科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信息学是研究信息的性质和运动法则的学科,研究控制信息流的力量和顺序化的方法,提高信息的可用性和利用性,既是理论科学,也是应用科学。起源于20世纪的图书馆学、记录学和文献学,融合了香农(又译为香农)的信息理论,形成了信息学的口碑j。随着
信息的深层人走向社会的各个领域,在信息的生产、收集、组织、保存和检索等方面有效地促进了信息社会的发展∞、4J。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信息学的内涵、体系和方法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用户的需求和信息分析方法的发展而不断改善,社会功能和价值也不断上升。
在多学科融合过程中,形成信息学的基本任务是有效地传播所积累的知识,利用信息和知识有效地推进人类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信息学专家积极将信息学在国家创新、共享、发展、安全框架下发挥新的重大作用,2017年10月29日,在“信息学与信息活动发展论坛(2017)”上,在黄长著教授和马费成教授的主持下,为会议专家《南京共同认识》集结智慧,形成会议“信息学与信息活动发展南京共同认识”。“信息学者以服务国家发展和安全为目的,推进信息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和革新,通过体制、机制和平台的建设支持信息资源的共享,支持信息学和信息活动的一体化”r7。
确立了新时代信息学的发展方向。研究生教育是学科专业发展的动力。
198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科学技术信息作为专业分类为管理学科,1984年武汉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第一批获得信息学士的授权,1
在2017年之前,中国有62个机构。有学术型信息学硕士授予权。8个机构拥有学术型信息学博士授予权。2018年新增3个图书信息和档案管理博士授权机构。近年来,学者将信息学独立设定为一级学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展开论证。国内外的学者们对信息学的学科属性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ZinC.【12’o在2007年3-2005年使用戴尔法法研究信息学的学科基础上融合了计算机科学、经济学(例如信息经济学)、工程(例如信息技术)、哲学(认识论、知识等)、社会学(社会等)等16个学科。外国学者使用信息计量学、共词理论等整理信息学的发展脉络。
国内学者也从论文中查重文献计量角度,以国内外文献数据为基础,利用知识光谱工具分析国内外信息学的发展。刘非凡等…副在信息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分析了我国的信息,分析了我国信息学的学科主题。段宇锋…引等在1
学者展开了信息学的研究主题,但是从学科整理信息学的研究主题比较少。学位论文是研究生总结了博士学位或硕士学位的学习和研究情况,经过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的严格审查,可以反映专业的学科研究内容。因此,J以信息学专业的硕士学位论文的学科分类号为研究对象,利用统计分析和复杂的网络分析方法,全面、分层地分析信息学专业的学科属性,探究信息学的基础,对信息学专业的硕士学位论文的主题选择有一定的意义拿着。
2、数据来源和处理正文以“信息学”专业名称在中国知识网的“博士后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学科专业不包括“图书信息和档案管理”一级学科的学位论文。在2017年3月20日之前,检索了3695篇的文献。其中,博士学位论文185篇、硕士论文3510篇在图1中显示了每年的文献数量。根据图1,本文的数据集为2001年至2016年的信息学博士学位论文,信息学硕士学位的数量有基本增加趋势。由于数据库收录的时间差和CNKI收录机构的变化,2013年以后的文献数量减少了。本文采用统计分析和复杂的网络方法,分析信息学专业硕士论文的学科属性。
个学科的分类采用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旧1I,为了综合性、多层性的信息学专业的学科属性,本文采用了学位论文所属的详细学科、学科大类和学科二级类解析情报学专业的学科属性。详细情况是信息学学位论文中显示的完整学科分类号,学科的大分类是由单一或两个文字构成的学科分类号,学科的二级类采用由三个文字构成的学科分类号。为了研究信息学学位论文学科的交叉性,本文利用复杂的网络进行分析,详细步骤:首先,将学科的分类代码作为网络的节点。本文利用复杂的网络工具Gephi对信息学位论文的学科网络进行可视化和量化分析。三、根据中图分类的学科属性分析,根据学位论文的学科分类号进行分析,全方位、多阶段地分析信息学博士学位论文的学科属性,以下使用详细学科分类、学科大类和学科二级类进行分析。(一)详细的学科分布分析对所有学位论文显示的完整学科分类号进行统计,所有文献都有5725个频率的分类号,有645种分类号,统计分类号50次以下的学科取得表1。根据
图3,23个节点表示学科的大类粒度水平,信息学位论文涉及23个学科的交叉融合,占全部学科的85.18%(23/27)。表示在40个学科之间有40个交叉融合。从1到19的节点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最大,节点度不小于4的节点是F(经济)、11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D(政治、法律)、R(医药、卫生),4个学科之间有广泛的关联,信息学的交叉融合研究主题表明学科有集中性。所有的42.5%(17/40)都在l附近,显示信息学学位论文交叉融合的研究主题涉及广泛的领域。(三)学科二级分布分析为了更详细地分析信息学学位论文的学科交叉融合,本文将文献分类号的前三名作为学科二级类进行抽取,所有文献与学科170相关联,4527次学科的二级类,即各论文的研究内容与1.23学科相关联,统计那么可以得到频率在10以下的二级学科的分类号码。去表3。根据
表3,学科2级班的水平,频率不满10的学科占全部学科的24.12%(41/170),占全部学科2级的93.95%(4253/4527),G25(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G35(信息学、信息活动)、F27(企业经济)、11P3(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G20(信息传递理论和信息)出现。的频率高,占所有学科二级类的57.17%(25
/4527)。在学科二级水平的粒度上,这些学科是信息学博士学位论文的核心研究内容。另外,频率不满10的学科有129个,占全部学科二级的75.
%(121/170)。研究题目有学科的广度。在学科二级班的粒度水平上,共787篇文献有两个以上学科分类号,占全部两个以上详细分类号文献的81.13%(787/970),采用复杂的网络分析法提供信息